学生工作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学生工作

参加“第十届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”活动工作总结

发布日期:2013-12-20    作者:[db:作者]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校、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,集全日制专科、中专、职高、技工、成人专本科函授和短期培训为一体。学校坚持“以服务为宗旨、以就业为导向、以质量为中心、以发展为目的”的办学方针,秉承“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、技能为重、素质为基”的育人理念,以人为本,德育兴校。在文化课、专业课、艺术学科、旅贸商等学科中渗透德育,把“文明风采”竞赛与共青团主题活动、精神文明建设、和谐校园建设有机结合,组织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,选拔推荐作品、建好竞赛数据库,积极参加省级复赛,以活动推动学校文明风采工作的开展,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。

在“人人参与、班班竞赛、层层选拔”的基础上,学校推荐出104篇征文、8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、37件摄影和微电影类作品、2件FLASH动漫类作品、64件展演类作品,共计214件作品参加省级“文明风采”的复赛。现将学校2013年“文明风采”竞赛活动工作总结如下:

一、高度重视
接到活动通知后,学校领导非常重视,刘岩峰校长亲批和审阅了活动的文件并批复实施,主管德育工作的张振国校长亲自布置落实活动的安排工作,建立了团委、教务科、文化专业课、计算机学科、艺术学科、旅贸商学科、电教学科联合开展此项活动,建立了活动组织机构和活动开展的流程图。竞赛领导小组明确指出:要以举办“文明风采”竞赛活动为契机,坚持以育人为本,以学生为中心,把握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,从学生的所思所想入手,使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,把学做人和学习职业技能结合起来,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。

二、精心组织
1、对2012年竞赛工作进行全面总结
2012年是我校第三次开展全国“文明风采”竞赛活动,获得校级奖励的人数有282人,共有26份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励,62份作品荣获省级奖励,我校孙雪莹同学的征文《感恩我的姥姥》获国家级一等奖,李颖等19名同志获指导教师奖励。为了更好开展“文明风采”竞赛活动,学校在层层总结的基础上,对2012年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,召开2012年总结表彰暨2013年“文明风采”竞赛动员会,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班级、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奖励,将获奖名单刊登在校报上,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览和上墙。既作为我校开展德育教育的范本,同时也作为参赛的辅导材料。
2、精心组织2013年竞赛活动学校制定了 “文明风采”竞赛活动实施方案,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,明确竞赛活动的目的、内容、要求,将竞赛项目分解到各科室、教研组,班级和指导教师,任务包干,责任到人。竞赛活动采取“人人参与、班班比赛、学校选拔”的方式,整个竞赛活动分为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宣传发动。学校召开“文明风采”竞赛动员会,通过校园网络、广播站、校报、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,由于宣传组织到位,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,教师和学生互结队子,共同讨论参赛项目和参赛题目,全校迅速掀起了人人参与“文明风采”竞赛活动的热潮。学校举办各种讲座,为学生讲解如何选题和构思。学生多方查找资料,仔细构思参赛作品,指导教师耐心指导,作品经过多次修改后报本班参加班级初赛。第二阶段班级初赛。学生在班内展示自己的参赛作品,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内涵,班级评委会进行评审,对评出的优秀作品,提出修改意见,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修改,修改完成,经班级评委会审核,合格后报学校参加校级评选。竞赛领导小组定期对班级竞赛活动检查调度。第三阶段学校评比。组成校评审小组,对各班推荐的作品进行分专题评选,确定出优秀作品,并对优秀作品提出修改意见,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。修改完成后经校评审组同意,上报参加省复赛。
3、奖励到位
为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,学校制定了“文明风采”竞赛奖励办法:班级组织情况纳入班级量化管理积分;学生参赛成绩计入学生个人量化管理积分;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情况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,并作为评优选模的条件之一。通过这些措施,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,形成了全员参与、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。

三、创新模式
我们将竞赛内容融入学校常规工作,做到“三个结合”:
1、竞赛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学校提出了“成才先成人,育人德为先”的工作思路,要求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,将文明风采活动融于学校常规教学工作中,融于学科教学中,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。德育课教师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内容与《职业生涯规划》教学相结合,加强学生职业教育,强化学生职业意识、职业理想、职业道德教育,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、就业观、创业观。将“荣与辱”、“生命﹒安全”、“节能环保”融入到专业教学中,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“荣与辱”、“生命安全”、“节能环保”事例,引导他们珍惜生命,节约资源,保护环境。语文教学将应用文、演讲稿的写作作为语文课的重点内容和基本技能,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,重点练习学生的普通话和演讲技巧。学校开设了《现代礼仪》课程,结合《职业道德与法律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,鼓励每个学生正确认识自我,树立自信心,找到自己个性和才能发展的独特性和成长点,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,成为“合格+特长”人才。
2、竞赛与学校管理相结合结合文明风采竞赛,学校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。一是邀请用人单位、企业的领导来校介绍他们的企业发展、用工制度、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;请优秀毕业生介绍他们择业创业、学以致用的工作实绩;请司法部门的专家就青少年犯罪案例作警示报告,让学生从中接受教育,正视不足,规范言行。二是开展系列校内活动。开展学雷锋活动,举办五四征文、5.12国际护士节、征文、演讲比赛、联欢联谊等;组织开展校内文化艺术节,集中举办广播操、健美操、趣味运动会、书画摄影展等活动;精心设计主题班团会,主题班会内容包括“雷锋精神”、“沐浴党恩”、“珍爱生命”、“文明上网”、“环境与生活”等,主题班会由班主任指导,学生自主设计,轮流主持,自我教育,学校定期开展主题班团会评选。充分利用校报、《教育周刊》、黑板报、广播对活动进行大力宣传,并选登获奖作品。为了不断总结探索“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,人人都要做德育工作”的经验,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优秀德育论文评选,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讨交流会,对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。
3、竞赛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
根据中职教育特点,结合“文明风采”竞赛内容,学校大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。充分利用我校地处中俄边境的优势,把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融注校园文化之中,组织学生参加我市举办的文化宣传活动,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学雷锋活动,参观市博物馆、爱辉历史陈列馆、中俄风情园等公益活动、志愿者服务、清明节扫墓等,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,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明历史,知责任。学会感恩父母、感恩社会,努力学习,回报社会。使他们更加热爱党、热爱祖国;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调研,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,更好地选择、设计自己的就业方向。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,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、所思考的记录下来,一方面学生的思想认识、职业素养、技能水平得到提高;另一方面也为竞赛积累了丰富的素材,这次参赛的很多作品创意都源于此。

四、收获快乐
通过开展“文明风采”竞赛活动,学生更加注重职业道德修养,珍惜在校学习生活,努力提高自身素质,决心立志成才、回报社会。通过开展“文明风采”竞赛活动,学生树立了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的观念,改变了学习心态,更加喜欢自己的专业,爱自己的专业,增强了学习的动力;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,社会实践能力,团队合作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以“文明风采”竞赛活动为抓手,形成了德育一盘棋,班班搞竞赛、人人都参与的局面,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、能力本位、合作意识。我们坚信,沐浴文明风采竞赛的春风,必将会学习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,陶冶性情,塑造美好的心灵。

上一篇:第十届全国文明风采竞赛获奖情况

下一篇:“冬日里的温暖”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和证书